close
 


 哪些人會為了求愛或維持親密關係,而讓自己受傷或屈居劣勢呢?他們通常缺乏自信,且不管外表看起來如何,其內心深處依賴性很強,在戀愛時他們會尋找自己心目中的女神或男神當作對象,透過和理想化的對象交往,增加自己的自信,就像「看啊!我可以讓這麼棒的女人愛我!」他們在追求或維繫親密關係時所做的激烈行為,不見得是出於真愛的表現,更多是因為害怕失去自己理想中的對象、或擔心被心中依賴的對象拋棄,所以當真的面臨失去時,他們很可能出現情緒崩潰和自傷行為。

如果個人早年的創傷或是內心的議題尚未解決,我們很容易對和自己有相似或相應困擾的對象「動心」,當妳覺得「對方要願意為妳感到痛苦才是真愛」,那麼妳就很容易被具有自虐和依賴特質的對象吸引。

也許妳會問:「就算這樣的互相吸引有問題好了!重點是關係能維持長久,不健康的關係怎麼可能維持這麼久呢?」事實上是可能的,若彼此能滿足對方的內心需要而達成平衡,即使是不健康的關係也能維持很長久,差別只在於有些關係維持愈久,彼此更進步,愈走愈有默契,而另外一些關係走得久,只是更鞏固彼此的缺點,愈走愈形同陌路。

由人的情感匯聚而成的團體,像是婚姻或家庭,每個成員間的互動會隨著時間不斷改變以達成平衡,而發生「外遇」這樣破壞團體關係的事件,通常會發生在個人或關係面臨重大改變或壓力事件之後。舉例來說,伴侶雙方的職涯改變是一個可能的因素,就像安海瑟薇主演的高年級實習生裡的故事一樣,若職涯安排威脅到兩人投入家庭或給彼此的時間,很可能另一方會因為內心不滿或失去關注,而尋求其他關係的支持。

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焦慮與壓力,中年危機或老年危機的其中一種表現方式,很可能就是「外遇」。因為「愛」能讓人生機勃發,狂熱地投入兩人關係可以暫時忘卻所有煩惱。很多熟齡或高齡以上的外遇,從心理的角度來看,是一種希望透過戀愛讓自己不老不死的行為,同時也是想透過戀愛來抵抗對老化和死亡的焦慮。重新找一個人來愛,也可以看成是在人生晚期對改變自己和調整關係,感到無力的一種逃避。

 

 

如果把「外遇」看成是關係間的平衡被破壞,以及個人企圖逃避內在焦慮的一種表現,那這就是個彼此可以反思與改變的契機。假如妳發現自己在關係裡總是維持高姿態,原本對方因為自卑與依賴,而在關係中委曲求全,那麼當平衡被破壞時,就可以思考「高高在上雖然讓妳覺得安全,但很可能傷害了對方」。如果進一步探索,妳可能會發現自己在關係中的互動模式,可能是因應早年傷痕而發展出來的防衛,也許妳的防衛情有可原,但冤有頭債有主,伴侶畢竟不是最初傷害你的那個人,在關係中重複同樣的模式只會延續悲劇。

離婚到底是不是面對外遇的最佳解答呢?尤其是當人生走到晚年,我們可以從哪些角度來思考婚姻的存續呢?

一、身心真正的獨立:不管是任何年齡,思考離婚時第一個必備條件是「身心獨立的能力」,對邁入老年的人來說這點格外重要,除了經濟上的獨立之外,心靈上也要發展出面對「老來無伴」的健康態度,試著檢視自己的「人際關係存簿」,看看除了無緣的伴侶之外,自己還有哪些花一輩子用心經營的關係,包括親子關係、兄弟姊妹、職場夥伴、生活密友等,如果妳發現自己為了兩人世界荒廢了經營其他關係,那現在開始永遠不嫌遲。

二、感情關係的成長:如果外遇事件暴露了個人與關係中有待成長的議題,既是婚姻的危機也可能是轉機,端看雙方是否都願意面對關係裡的問題,有誠意改變自己,如果有的話,雖然發現得遲了一點,但以健康的態度重建婚姻,對個人還是親密關係都是促進心理健康的好事;若只有一方願意面對與調整,或兩人選擇不同的方式去面對彼此的差距,那麼婚姻的維持不見得會促成改變,帶來好的結果,反而會成為彼此成長的枷鎖。

三、人生階段任務的完滿:很多跨不過「離婚」這道坎的人,會跟我說他們「不甘心」,因為不甘心,所以在婚姻裡或離婚過程中不願意讓對方好過,其實也折磨自己,讓自己在剩下的生命歲月裡充滿怨恨或懊悔。從心理學家Erikson心理發展階段來看,65歲之後的人生邁向成熟期,重要的心理任務就是「自我統整」,從檢討和反省過去的人生經驗,認識並肯定自己,對生活和人際關係去蕪存菁,留下有意義和志同道合的部分,讓接下來的生活知足常樂,隨心所欲,所以如果這段婚姻已經不能讓你快樂,用有智慧的方法好好處理,你才是真正幸福的人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leas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